您现在的位置: 首页>> 行业 >> 正文

天天头条:“端午穿红衣,祸至万人弃”,啥意思?老祖宗的告诫,别犯忌讳了

来源: 韩胖说装修

端午节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,为了纪念战国时期,楚国大夫“屈原”而出现的节日。端午节,是集拜神祭祖、祈福辟邪、欢庆娱乐、竞技比赛、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。

关于端午节,老祖宗流传下来了很多俗语。这些俗语是老祖宗对于端午节的总结,还有一些告诫,方便后世子孙可以借鉴、参考。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句端午节的俗语:“端午穿红衣,祸至万人弃”。


(资料图)

这句话是啥意思呢?其实从字面上也很容易理解,就是说端午节的时候不能够穿红色衣服。否则的话,容易招来祸端,甚至遭到无数人的唾弃。为什么老祖宗会有这样的告诫呢?一起来了解一下,大家别犯忌讳了。

红色代表着吉祥、喜庆、祥和、热情

在传统文化当中,红色被认为是天神的象征,代表着吉祥、喜庆、祥和、热情。古人认为,红色可以起起到驱恶、辟邪的作用,可以保护人们的安全,也是美好的祝福。

因此,在很多重要的节日,或者是喜事的时候,都喜欢穿红色的衣服,或者把环境布置成喜庆的红色。比如,结婚的时候,或者是春节的时候。到处悬挂红灯笼、穿红色的衣服、贴红色的对联等等。借此来祈求如意、平安、幸福。

渐渐地,红色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元素。尤其是现在的社会,红色被称之为“中国红”。

端午节的由来

很多人知道端午节是用来纪念屈原,甚至有不少人只知道端午节是传统节日,要划龙舟、吃粽子、挂艾草而已。至于为什么会有端午节,可能也跟就不清楚。

今天就赘述一下端午节的由来,方便大家有一个清晰的认知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末期的楚国大夫“屈原”而设立的节日。

相传,战国末期的楚国大夫“屈原”,因为不满当时的楚王昏庸、朝廷腐败,政治腐朽,内忧外患。提倡“美政”的思想,主张对内举贤任能,明修法度,力主对外联合抗秦。但也因此遭到贵族阶层、奸臣的排挤、诽谤。最终被流放到了汉北和沅湘流域。

后来楚国的郢都被秦国攻破之后,屈原投入汨罗江,以身殉楚国。人们被他这种爱国、忠诚的精神所感动,因此人们自发地划着船去寻找他的遗体。并且包了粽子丢进河里,希望河里的鱼吃粽子就好,不要破坏屈原的遗体。

还有一种说法,就是女人把饭团用竹子叶包起来,让男人带在身上,然后划着船去寻找屈原的遗体。因此,才有了端午节划龙舟、吃粽子的习俗。

为什么端午节不能穿红色衣服?

既然红色是中国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,红色是喜庆、热情、祥和的象征,为啥端午节不能穿红衣呢?

因为,端午节是纪念先贤的日子,就像是我们传统的祭祖一样。为了表示对先贤的尊重,穿红衣服就会和氛围不符。

虽然红色具有驱恶、辟邪的寓意,但是端午节这一天,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。因此,并不需要穿红衣服来实现。再加上遵守传统文化习俗,以及尊重先贤的精神,所以并不建议在这一天穿红色衣服。

为了让人们尽量不要穿红衣服,所以才有“祸至万人弃”。其实没有那么夸张,无非就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已。

端午节如何驱恶、辟邪?

在端午节这一天,有一些地方会给小孩子穿上“五毒衣”,在头上戴着老虎帽。五毒衣是明黄色,上面绘画或者绣着老虎、蛇、蝎子、蜈蚣、蟾蜍等五毒的图案。美观好看,还带着一些神秘的色彩。借此达到辟邪去秽的作用,让孩子平安、健康地茁壮成长。

因为端午节的时候天气炎热,各种蛇虫鼠蚁横行,很容易危害生命安全,也会加速瘟疫、疾病的传播。为了达到驱除的效果,端午节的时候,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悬挂艾草、菖蒲。

艾草、菖蒲会散发出味道,蚊虫蛇蚁都会害怕这种味道,因此有驱赶的效果。并且,艾草、菖蒲能够起到辟邪、纳福、招财等增强运势的作用。所以,并不需要穿红衣服,也可能照样实现驱恶、辟邪的效果。

相关新闻
人性本空

人类始终两种“人性观”的争论。儒家主张“性善”论,所以更注重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