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首页>> 行业 >> 正文

印度开始谜之操作,禁止进口中国无人机零部件,美国趁机敲竹杠

来源: 深蓝航迹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我们知道,印度人对于“印度制造”向来是“心比天高,命比纸薄”。就比如无人机,印度一直在加大国产研发力度,却始终拿不出过硬的产品,不得不长期依赖中国制造。然而,近日美国路透社却爆出了猛料:印度政府正对无人机采购实施管制,要求印度军用无人机制造厂商不得使用中国制造的零部件。然而,令人讽刺的是,失去了中国供应后,受到影响的恰恰是印度军方。

按照路透社的报道,印度政府颁布的这项禁用政策属于对前期进口限制政策的补充。自2014年开始,印度政府就高度重视发展印度制造业,并且首先在军工领域实施进口管制。2020年,印度政府就要求军方的侦察无人机禁止使用中国零部件,此后更是发布了101种武器进口禁令,将固定翼迷你无人机纳入进口管制清单。去年,印度政府再度加码,要求除了用于研发、国防安全的无人机之外,禁止进口。

如果说此前的管制措施还存在一些漏洞和短板,那么今年2月和3月,印度政府和军方在召开无人机标书会议时进一步明确,禁止进口国外无人机,就是为了“国防安全”。甚至,印度军方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,受到进口限制的国家就是“与印度有陆上边界的国家”,其针对的对象就不言而喻了。

说到“国家安全”,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对华发起贸易战和科技战时,一直惯用这个旗号。按照印度政府的说辞,无人机涉及很多零件和系统软件,如果这些零部件都来自他国,相关军事情报和机密信息必然会被泄露。

事实上,和这套冠冕堂皇的说辞相比,力挺“印度制造”才是真正的目的。自莫迪政府上台以来,印度一直在推进军事现代化,大力发展本土制造业和军工业。按照印度的规划,2023-2024年,印度政府将拨款1.6万亿卢比用于军事现代化战略,这笔资金的75%将留给本国工业。

有政府的大力支持,印度本土无人机产业发展却雷声大、雨点小。总体来说,在核心技术、产业链、产业工人、供应链等各个环节,印度都存在很多短板甚至空白,这并不是砸钱能够短期弥补的。其实结合印度军工制造的传统,一切就很好解释了。

从“阿琼坦克”到“光辉战机”,从“国产航母”到“阿斯特拉导弹”,被印度寄予厚望的国产军工项目数不胜数,但普遍经历了漫长的研发周期,耗费无数资源,最终成品却差强人意。也正是因为本土制造不给力,印度政府才不得不采取“买买买”政策。

如今,印度政府在无人机产业上单方面“对华脱钩”,中国相关企业的确会丢掉一些订单,但绝不会伤筋动骨。毕竟,目前在无人机领域,中国自称第二,还没有哪个国家敢自称第一。从性价比角度来说,无论是成品机还是零部件,中国产品都在全球畅销,并不缺少市场。反观印度,没有了中国制造,本土无人机制造成本必然大幅度上涨,由此带来的技术研发等环节,还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和资源。

换个角度来说,印度在无人机领域和中国市场脱钩,最开心的应当是美国政府了。作为印太战略的重要一环,美国近年来一直拉拢印度,中印矛盾加深,从中受益的自然是美国。更重要的是,没有了中国这个竞争对手,美国可以肆无忌惮地盯上印度市场这块蛋糕。

据新华社6月14日报道,此前美印两国政府就围绕美制MQ-9B“海上卫士”无人机的采购事宜展开洽谈。这一次,美国延续了“狮子大开口”的传统,30架“海上卫士”直接开价20亿至30亿美元。对此,即便是财大气粗的印度政府也打起了退堂鼓,不仅一再缩减采购数量,在价格上也打起了拉锯战,至今没有敲定合同。看来,失去中国制造,未来印度军方不仅要忍受无人机预算成本猛涨的压力,还要被美国时不时敲竹杠了。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