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首页>> 行业 >> 正文

鄂城区西山街道打造“法景互融”阵地,法治宣讲“飞进寻常百姓家”

来源: 荆楚网


(资料图片)

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讯(通讯员 柯幼云)8月25日,笔者从鄂城区西山街道了解到,今年以来,该街道坚持“强载体、强队伍、强形式”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思路,多形式打造一线“法景互融”阵地,多维度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,多渠道畅通群众身边的“法宣通道”,推动街道法治宣讲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

“小切口”推动“大纵深”。西山街道党工委强化组织领导,全域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部署,充分利用居民小区口袋公园、楼下休闲广场、村湾文化祖屋等法治宣讲阵地,采取群众咨询、专家解答、案例教育等方式,强化基层“面对面”法治宣传实效,营造浓厚的法治宣讲学习氛围。

“小场景”融入“大法条”。法治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讲起,结合邻里关系、家庭矛盾、合同纠纷等群众身边事例进行生动宣讲,将《宪法》、《民法典》送到群众身边,讲到百姓心里,全街15个分布在辖区各处的“小讲台”搭建起法治宣讲的“大舞台”,把“模拟法庭”设到了老百姓家门口。

“小帮办”服务“大环境”。街道司法服务“关口前移”,遴选政治素质好、理论水平高、宣讲能力强的律师组成精英团队,搭建法检与行业协会沟通平台,“流动法务”进重点企业和在建项目,定期到企业开展法治宣讲活动,及时提供法律咨询并建立诉讼绿色通道,指导企业合规经营,保障企业平稳生产安全运行。

“小平台”构建“大平安”。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在桂花园社区设立“援来360”矛调小屋,创建“援来360”调解联盟、“和事佬志愿服务队”等15支志愿调解组织。创新出台矛调“153”工作法,相关经验在省级媒体《支部加油站》专题推介。2023年,西山街道火车站社区《法的N次方》被团省委授予“最佳志愿服务项目”称号。

西山街道根据不同受众群体采用不同的宣讲方式,打通法治宣讲“最后一公里”。通过“法律明白人”上门开展“法治微宣讲”,将法律咨询、法律援助、普法宣传、人民调解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、送进群众心里。

同时,将“法”与“景”有机契合,打造特色鲜明、创意新颖的法治文化宣传阵地,建成梁新屋村法治村湾、石山社区法纪一条街、落驾坪社区法治广场、桂花园社区法治小巷、小桥村法治乡村路,满足群众多层次、多样化、多看点的法治文化需求,人民群众法治领域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显著增强。

相关新闻